古人谈读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(一)(二)原文

古人谈读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

《古人谈读书》其一原文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《古人谈读书》其二原文:余尝谓读书有三到,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则眼不看仔细,心眼既不专一,却只漫浪诵读,决不能记,记亦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。

古人谈读书(一)(二)原文

1、孔子在《论语》里讲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 就是说学习后经常复习复习,多开心啊!他还提到“温故而知新”,温习老知识能发现新东西,这不比死记硬背强多了?

2、朱熹的读书法最出名:循序渐进,熟读精思。 意思是读书别贪快,一步步来,先读熟了再琢磨深意,别光看表面,得用心体会。

古人谈读书(一)(二)原文

3、苏轼有句名言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 好书读一百遍都不烦,读透了自然明白道理,像老朋友越聊越懂你。

4、韩愈在《进学解》里说:“业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毁于随。” 学业靠勤奋,玩多了就废了;做事多思考,随大流肯定坏事,读书得下苦功夫。

5、古人总强调读书要虚心,像朱熹说的“虚心涵泳”。 别觉得自己啥都懂,沉下心慢慢品,书里的智慧才能变成自己的,光背没用。

6、杜甫写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, 多读点书,写作时灵感哗哗来,这不比临时抱佛脚强?古人谈读书,核心就是坚持和思考。

古人谈读书(一)(二)原文

相关问题解答

1、《古人谈读书(一)》的原文和翻译是啥?

原文是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:聪明还爱学习,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也不觉得丢脸,这是孔子夸一个叫孔文子的人的话,现在常用来鼓励人虚心学习。

2、《古人谈读书(二)》里那句“知之为知之”全文咋说的?

原文: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翻译:知道就说知道,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,这才是真聪明!孔子这是在提醒人别不懂装懂,实诚点才是智慧。

3、这两篇古人谈读书的话都出自哪儿啊?

都来自《论语》!第一篇是《公冶长》篇里夸孔文子的,第二篇是《为政》篇里孔子教育弟子的,古人总结的读书态度,到现在都超实用~

4、为啥现在还要学这些古人谈读书的句子?

因为话短道理深啊!不耻下问”教人放下架子学习,“不知为不知”提醒人诚实治学,考试写作文、平时自我激励都能用上,老祖宗的智慧不服不行!

本文来自作者[鲍云涛]投稿,不代表荟萃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dudaxue.cn/kepu/202508-183.html

(45)
鲍云涛的头像鲍云涛签约作者

文章推荐

发表回复

作者才能评论

评论列表(3条)

  • 鲍云涛的头像
    鲍云涛 2025年08月21日

    我是荟萃号的签约作者“鲍云涛”

  • 鲍云涛
    鲍云涛 2025年08月21日

    本文概览:古人谈读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《古人谈读书》其一原文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《古人谈读书》其二原文:余尝谓读书有三到,...

  • 鲍云涛
    用户082106 2025年08月21日

    文章不错《古人谈读书的原文和翻译是什么 古人谈读书(一)(二)原文》内容很有帮助